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车友以不同方式向念寒讨教或是咨询一款热门车型,它就是东风日产多年来在紧凑型轿车领域当中的“王牌”——轩逸,与天籁享有大小王之美誉,说它撑起了日系车一片天,那真就一点儿都不夸大。
还是老规矩,先从外观设计方面说起,因为是深度评测,内容可能会有点儿长,希望车友们能够耐住性子看,念寒保证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哈哈。
轩逸目前在售有15款车型,而它们的外观设计基本上都差不多,那么念寒以参加过车展的电驱版轩逸为例,开始全方位进行讲解评测。
念寒认为轩逸的设计风格偏向于现代简约派,线条流畅,造型硬朗,比如前脸采用了日产的标志性V型镀铬进气格栅,中央镶嵌着蓝色“e-POWER”标识牌,强调突出了自己是一款搭载了日产电动动力系统的车型。
而车头灯采用锐利的造型设计,增强了车辆的视觉冲击力。轮毂设计也很有特点,采用了多辐条的黑色合金轮毂,与车身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运动感。车辆侧面线条平滑,车顶略微下弯,营造出轿跑车的感觉。
日产车标清晰地展示在中央,与黑色的V形镀铬进气格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精致和高档的外观。正如前面念寒所提到的,蓝色的“e-POWER”标识牌位于格栅下方,暗示了这款车型使用的是日产的电动动力技术,以此来突出轩逸的核心卖点,别小看这个细节布局,这在车展上是很加分的哦。
前大灯采用了细长的设计,边缘锋利,似乎采用了LED灯技术,这在提高夜间驾驶的照明效果的同时,也使车辆显得更加现代和科技感十足。前保险杠两侧有雾灯和额外的通风口设计,有助于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并为发动机提供额外的冷却。
灯光设计锋利,与车头的整体线条相呼应,显示出一种流线型的美感。前灯外侧的轮廓用LED日间行车灯勾勒,不仅在功能上提供了日间的可见性,也在造型上增加了车辆的现代感和识别度。
车灯和车身之间的过渡被精细地处理,展现了车辆设计的精确性和工艺水准。不仅如此,格栅的部分也展示了日产车型的特色设计,V形镀铬装饰在光影的映衬下更加显眼。车身的金属漆面反射出环境中的光线和色彩,增加了视觉效果的丰富性。
轩逸的侧面线条平滑优雅,窗户周围的镀铬饰条增添了一丝高档感。从这个角度来看,车辆的比例协调,车身设计始终展现出了一种简洁而现代的风格,或许这就是日产独有的设计语言吧。
轮毂采用了多辐设计,与车辆整体色调协调,进一步突出了它的运动感。车门把手与车身颜色相同,保持了外观设计的统一性。车身侧面的光泽反映出周围环境,显示出车漆的高品质。
还是以电驱版轩逸为例,它的车身尺寸分别为长4652mm,宽1815mm,高1445mm,轴距2700mm。而相比其它款车型,轩逸的尺寸大小有增也有减,但变化不是很大,要根据每款车型的特性进行判断,但整体的空间表现能力,在同级别车型当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中,车辆的尾灯设计非常独特,呈现为细长的形态,与前灯的设计风格相呼应,保持了整车设计的统一性。尾灯使用了LED光源,这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效果,而且也降低了能耗。
我们还可以看到车尾上方有一个小巧的扰流板,这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设计元素,也可能有助于稳定高速行驶时的车辆。而车辆的后保险杠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感,下方的黑色区域可能是传感器或其他技术装置的位置,这足以说明了这辆车配备了一些现代的辅助驾驶技术。
再次,我们看到了蓝色的“e-POWER”标识牌位于车尾中央,这是日产品牌的电动动力系统的标识,再次强调突出这款车型拥有电动驱动的特性。
轩逸的尾部设计简洁且现代,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横跨车尾,这样的设计在当下很多现代汽车中都很流行,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宽阔和稳重的视觉效果。尾灯的LED元素清晰可见,形成了尾部的一个亮点,强化了车辆在夜间的识别性。
车身上方的后风挡玻璃宽大,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日出金的车漆在展会的照明下看起来非常光滑和均匀,反射出周围环境的灯光和颜色。车辆的后保险杠设计简约,下方装有反光条,增加了安全性同时也是美观的装饰。
除了反复出镜抢眼的蓝色“e-POWER”标志牌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车型标识得“SYLPHY”,也就是轩逸在中国的命名。
车辆的侧面贴有蓝色的“e-POWER”标识铭牌,这与前面念寒反复强调的标识贴牌相得益彰,表明了这款车采用了日产的e-POWER技术,向广大消费者展示日产独有的电动动力技术,能够提供与传统内燃机不同的驾驶体验。
除此之外,轩逸的后视镜支持电动调节和加热以及加热等功能,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转向灯则采用了横条式的设计,完美镶嵌在后视镜上,这也算是一大设计亮点吧。
车窗玻璃反映出周围的车展环境,透过车窗可以隐约看到内饰的一部分,暗示了内部空间的舒适与豪华。
据念寒所知,这样的三角徽章是电驱版轩逸首批车主的象征,以凸显出特殊身份和高贵价值。而我们都知道,除了一些喜欢改装,或是买不起豪车却要装那个啥的,最喜欢在车上贴一些所谓高性能的车贴、铭牌和徽章,像这种原厂紧凑型车出徽章的,恐怕真的寥寥无几。
再加上徽章旁边的车身线条流畅,与黑色的后车窗上边框相接,呈现出了现代汽车设计中常见的锐利和干净的线条美。
言归正传,请各位车友继续跟上念寒的节奏,让我们打开车门瞧一瞧轩逸车内的“别有洞天”吧。
那么当我们拉开车门便可以非常清楚且直观地看到轩逸的内饰情况,特别是车门开启后的情形。还是以电驱版轩逸为例,它的内饰采用了两种色调,一种是浅色,另外一种是深色,而这样的色调搭配,为乘客提供了一个温馨而高级的环境。
不仅如此,门板设计包括了多个功能区,如门把手、控制区域和一个较大的储物空间。控制区域包括电动窗升降一键控制,后视镜电动调节按钮,以及车门开锁和解锁按钮。窗户下方的黑色部分提供了对比,用于减少划痕和磨损的实用设计,确实值得称赞一番。
整个内饰设计显现出现代和用户友好的设计理念,注重细节和乘客的舒适性。车内的材料选择和颜色搭配旨在创造一个宜人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不过遗憾的就是,只有高配车型的电驱版轩逸才有,其它车型只是普通的音响品牌,配备的是4个扬声器,但足够日常使用。毕竟有句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想要享受更高的音乐品质,那就只能加钱买顶配,或者说是去外面改装了,难道不是吗?
而整个门板的设计旨在结合功能性和美学,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的同时,也强调了车辆内饰的品质感。
比如说轩逸的座椅采用了浅棕色仿皮材料,中间有较深色的线条装饰,这些线条既是缝线,同样也是设计上的装饰条,不仅实用而且还能为座椅增加了一些视觉层次。
再加上座椅的颜色与车门内饰的浅色调相呼应,营造出一个温馨而高级的内饰环境。
而在座椅的下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动调节座椅的控制按钮,允许驾驶者方便地调整座椅的位置和倾斜角度,以获得最佳的驾驶姿势和舒适度。
当然,还有一个小细节,念寒不知道各位车友有没有发现,轩逸的地板上的脚垫与内饰的色调基本上是保持一致,这样的色彩设计和材料选择显示了车辆设计的整体性和对乘客体验的考虑。
在方向盘和仪表板的连接部分,我们看到了方向盘的调节杆,允许驾驶员调整方向盘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佳的驾驶舒适度。方向盘上方的槽口可能是空调出风口或其他功能的一部分。
整体来讲的话,念寒认为轩逸是出于内饰的功能性和用户友好进行设计的,所有的控制装置都被精心放置以确保易于使用和直观操作。不知道各位车友是不是跟我有同样的想法呢?
而中控台上方配备有一个12.3英寸的触摸大屏,用于控制多媒体和车载信息系统,屏幕下方是空调控制区,按钮和旋钮的布局清晰、简洁。
但是从方向盘的设计来看,它配备有一个平底设计,这通常在运动型车辆中看到,那么像这样的设计,足以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好的握感和操控体验,妥妥的是往性能车方向走的架势,有木有?
空调系统的控制旋钮位于中控台的中央位置,左侧的旋钮控制风扇速度,带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标志,配备有自动温控系统。右侧的旋钮则负责温度调节,中间的“SYNC”按钮则说明了驾驶员和副驾乘客可以对温度进行同步设置。
在旋钮之间,一排按钮用于控制空调方向、循环模式和后窗除霜功能。紧急情况警告按钮位于两个旋钮的正上方,方便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驾驶员在需要时进行操作,一步到位。
需要强调的就是,电驱版轩逸配备的是双区空调,标配PM2.5过滤装置。后排空调出风口位于中央扶手的前端,允许后座乘客享受空调或暖风,大大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而出风口的设计简洁,与车辆内饰的黑色塑料材质相配合,后排乘客可以手动调节空调的风量和摆角。下方还专门配备了手机快充口,便于乘客给手机充电,确保手机电量充足。
值得一提的就是,轩逸的后备箱内衬为黑色,与车辆的日出金色漆的外观形成对比。边缘和表面看起来光滑,易于清洁。
还有就是,后备箱内部没有明显的隔板或分隔物,提供了一个大的、未分割的储存区域,方便放置各种大小的物品。关键是后备箱的开口宽阔,装卸物品是相当方便的。
而备胎周围放置着用于更换轮胎的工具,如千斤顶和扳手,它们牢牢固定在了专用的槽位中,以防在行驶过程中移动或敲击。这种细心的安排使得在紧急情况下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使用这些工具。
后备箱内部的表面材料看起来耐用且易于清洁,这些特性对于经常需要装载各种物品的车辆来说非常重要。
虽然电驱版轩逸的发动机排量小,动力弱,但是它为电动机供能完全够用。因为它搭配了一台100kW的前置单电机,最大马力可达到136匹,最大扭矩可达到300N·m。
正因为是汽油电驱系统,所以电驱版轩逸的油耗表现是相当惊人的,WLTC综合油耗可以做到3.73L/100km,而汽油版轩逸则达到了5.57L/100km。
好了,接下来就辛苦车友们弯腰低头一下,看看电驱版轩逸的底盘吧。我们可以看到底盘防护板和悬挂系统的组件,包括弹簧和减震器。
显而易见的就是,轩逸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承载式车体结构,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纵臂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以上这些部件组成能够大大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就是,底盘防护板非常的坚硬牢固,覆盖了底部的主要部分,这有助于保护底盘免受路面碎石和其他潜在损伤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对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所帮助。
如此看来,底盘的设计和制造显示了东风日产这家车企在车辆耐用性和维修方便性方面的用心考虑。
然而这样的选择远远不止,因为它还有17种不同颜色的选择,全面覆盖新老款轩逸,让我们来看一下吧,看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轩逸。
比较主流的曜石黑,显得十分的成熟稳重。
钨钢灰轩逸行不行?反正念寒是很喜欢的,不接受任何反驳。
珠贝白是不是要更白一点呢?
不知道炫风橙轩逸,有车友能不能驾驭得住呢?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车友会问念寒,到底是选择电驱版轩逸还是汽油版轩逸呢?其实我觉得要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再做决定,因它们各有春秋和亮点,关键还是要看自己。
不过,念寒个人比较倾向于电驱版轩逸,因为日产的e-POWER技术确实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驾驶体验,它结合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