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汽车官方获悉,于11月17日长安汽车就成功拿到17张高快速路的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成为最早且单批次最多获得高快速路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
另据介绍,截至12月21日,长安汽车17辆L3级自动驾驶车辆已通过34天道路测试。未来长安汽车将持续密切的关注中国法规的要求,在政策法规支持的前提下将在合适时间将L3级自动驾驶功能推向市场。
(仅为测试牌照)
临近年底,国内城市NOA开城大战愈演愈烈,L3测试政策靴子也正式落地。11月中旬,中国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对L3/L4自动驾驶的准入规范进行了具体要求,并完善了相关规则。这意味着,我国的高阶自动驾驶上路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撑和责任界定。
新政策的出台,为等待已久的智能汽车产业拉开了量产的闸门。当然,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申请对生产企业、测试车辆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长安汽车能够获得17张测试牌照之多,足见其在智能驾驶领域所具备的强大实力,更代表着相关行业和监管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据悉,长安汽车在重庆市政府等部门支持、监督和指导下,在重庆市特定区域——内环快速路开展L3级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该路段全长74.1km,极具山地特征,覆盖施工、长坡、连续弯道、桥梁、隧道、匝道汇入等复杂场景,车流量大,单向断面流量最高达9.4万辆/日、高峰流量最高达7300辆/小时,全路段早晚高峰常态性交通拥堵路段,长安汽车交通拥堵自动驾驶功能在该路段经历了严苛考验。
接下来,长安汽车自动驾驶产品将继续基于重庆天然地理优势进行道路测试,测试场景更丰富、更严苛,让自动驾驶运行有更多样化的落地场景,将为长安汽车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广应用,提升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和安全运行水平。
新技术 新汽车,推动高阶智驾普及
长安汽车不仅智能化技术领先,而且量产速度快人一步,长安汽车首席软件架构师、长安科技首席技术官CTO韩三楚表示“在智能驾驶方面,目标就是明年量产车达到国内一流阵营。”
其底气主要源于自主研发的SDA平台架构,作为全力推进“软件定义汽车”的具体实践方案,SDA支持L3+自动驾驶,在自动驾驶方案上将做去高精地图化,达成纯视觉感知路线,实现神经网络逐步从2D到4D的进化。
除此之外,SDA搭载国内首个自主设计舱驾一体的“UNIBrain超脑中央计算平台”,最高算力可超过1000Tops。同时,自主打造“RateX操作系统”,系统响应时间小于5微秒,并构建“Quark智算中心”,支持超1000万智能汽车的接入与控制。
14年,7代,以「智变」引「质变」
一直以来,长安汽车坚持核心技术自主自研,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长安汽车既是开创者也是引领者,始终是站立在自动驾驶金字塔顶尖的车企之一,为其未来的智能化竞争筑牢根基。
早在2009年,长安汽车就开始布局智能驾驶,到目前已经走过14个年头,有七代以上的智能驾驶规模化量产经验。建立了完备的基于系统工程的智能驾驶正向开发体系,获得国内首张带EE级别系统工程的ASPICECL2级证书。
不仅在2013年就开展自动驾驶验证能力建设,累积支撑200万台搭载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交付,行驶里程逾200亿公里,至今智驾相关伤亡事故为0;并在2016年,长安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实现高速上的主动更换车道,成为中国首个实现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的汽车企业。
时间来到2023年,长安汽车构建了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性的软件开发、验证体系,获得国内首份有限条件自动驾驶ISO26262ASIL-D功能安全证书,并构建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连续三年通过国家最高水平实战检验。可以说,自第三次创新创业以来,长安汽车以“北斗天枢”计划为指引,坚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加速转型。
而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智驾竞赛中,长安汽车已经全副武装率先抵达战场。